7 月 20 日,为期两天的 2025 年上海市青少年霹雳舞锦标赛在瑞虹天地太阳宫一楼中庭圆满落幕。这场将竞技体育与商业空间完美融合的赛事,吸引了来自全市 15 个区的 121 名注册运动员同场竞技,更通过增设 Freestyle 单人赛、小齐舞团队赛等表演项目,让近 200 名青少年舞者在商场 “临时舞池” 中绽放青春活力。
从体育馆到商圈:打破边界的体育新场景
作为本年度上海市青少年霹雳舞项目最高等级比赛,赛事首次将场地从传统体育馆移至商场中庭,将高难度的斗舞对决与市民日常消费场景无缝衔接。人来人往的商场里,5 岁至 15 岁的选手们在直径 12 米的圆形舞池内完成托马斯全旋、头顶旋转等标志性动作,引得逛街人群纷纷驻足围观。“没想到在商场里能看到这么专业的比赛!” 一位带着孩子观赛的市民感叹道,“孩子们的爆发力和创意让人震撼。”
赛事主办方表示,此举是响应上海市体育局 “文商体旅展” 融合发展的方针,不仅为霹雳舞项目注入商业活力,更通过大众化场景推动青少年体育普及。据统计,两天赛事吸引超万人次现场观赛,线上直播观看量突破 50 万。

赛制升级:技术较量与团队协作的双重考验
本次比赛设男子(A、B、C)组、女子(A、B、C)组、3 对 3 团队赛三大竞技项目,同时创新引入 “一招致胜” 快节奏对决和小齐舞表演,全面考察选手的个人技术、团队默契与舞台感染力。在男子 A 组决赛中,虹口队选手黄子逸以标志性的 “风车接头顶定格” 动作技惊四座,最终蝉联冠军;女子 B 组比赛则呈现出 “以柔克刚” 的戏剧性,12 岁选手林小雨凭借流畅的地板动作和精准的音乐卡点逆袭夺冠。
值得关注的是,3 对 3 团队赛首次成为正式项目,要求选手在 3 分钟内完成集体编排与即兴斗舞。来自徐汇区的 “风暴少年” 团队以融合武术元素的创意编排斩获金奖,队长张昊表示:“团队赛教会我们,霹雳舞不仅是个人秀,更是默契与信任的结合。”
后备人才涌现:从街头到奥运的梦想接力
作为全运会、青运会等赛事的人才选拔平台,本次锦标赛涌现出一批极具潜力的 “明日之星”。来自普陀区的 10 岁选手陈乐然以高难度的 “头顶托马斯” 动作成为全场焦点,裁判长郑国维评价其 “技术完成度接近成年组水平”。据赛事承办方上海市体育舞蹈运动协会透露,近年来上海霹雳舞青少年注册人数年均增长 30%,已有 12 名选手入选市级专业队,为国家队输送了商小宇、张鑫杰等优秀苗子。
“霹雳舞入奥后,越来越多家长支持孩子参与这项运动。” 资深教练汪珅炅表示,“现在的青少年选手不仅技术扎实,更懂得通过舞蹈表达个性。” 赛事现场,许多选手身着印有自创 LOGO 的战服,将街舞文化中的街头精神与竞技体育的专业性完美结合。
文化破圈:从小众爱好到全民潮流
比赛期间,商场特别设置霹雳舞文化展区,通过图文、视频展示霹雳舞从纽约街头到奥运舞台的发展历程,吸引众多市民驻足学习基本动作。主办方还邀请世界冠军团队进行快闪表演,将 Breaking、Popping 等舞种与商业空间深度互动,形成 “观赛 - 体验 - 消费” 的闭环。
“霹雳舞正在打破‘小众’标签,成为连接年轻群体的文化纽带。” 上海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未来将继续探索 “体育 + 商业” 模式,让更多青少年在生活化场景中感受运动魅力,为上海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注入青春动能。
随着颁奖音乐响mk体育官网起,商场中庭再次响起热烈掌声。这场别开生面的赛事不仅见证了青少年舞者的成长,更预示着霹雳舞这一潮流运动在上海乃至全国的蓬勃未来。正如赛事口号所言:“每一次跳跃,都是梦想的高度!”